董志塬俯瞰。慶陽融媒記者 陳飛 攝
董志塬號稱天下黃土第一大塬。南北長約100多公里,東西寬50多公里,總面積大約在150平方公里。試問黃土高原上,有哪一塊黃土塬的面積能與之比肩?而且,董志塬塬面平坦無垠,土壤肥沃,有一部分為黑壚土,是農耕生產的最佳之地。但造物主往往給人留有遺憾:董志塬雖然東有馬蓮河、西有蒲河,在兩河相夾之中,但河都在300多米深的溝里,難以汲取,而塬面上既無水泉、又無河流,缺的是水。水是一切生命的源脈。古人深知這點,大多依水而居,其居住地點往往選擇在河流的二級臺階上。一是取水便利,二是避免水災。那么,在無水的董志塬上,人們是如何居住生活的?
上世紀六七十年,考古專家初步挖掘了南佐遺圵,2021年又重新挖掘,基本確定此遺跡屬于仰韶文化范疇,而且遺址規模很大。說明在遠古時期,人類已在董志塬上生活。
董志塬的中心在今慶陽市西峰區地域之內。南佐遺址在今西峰區后官寨鎮南佐行政村南,即在西峰區西南3公里的塬面上。從目前挖掘情況看,此處無河流痕跡。在遺址南面是一個大深溝,溝頭在其南的董志鎮西拋物溝畎。溝向西北延伸,至南佐地界,轉而向西,直通蒲河川。南佐遺址溝下有三眼水泉,水流不斷。上世紀五六十年代,人們于水泉的西面筑一水壩,長年積聚有水,名為王嘴子水庫。從現在情況推測,生活在南佐遺址的古人飲用的水很可能就來源于這幾眼水泉,再就是雨水。那時氣候可能濕潤,雨水多,但仍有天旱天澇之年分,很不穩定,穩定的是這三眼泉水。但水泉僅是水泉,水量是有限的,所以決定了遺址居民的多少,超過限量,就在此難以生存下去。既然水源有限,那么興建邦國首都的民工及首都居戶的用水怎么解決呢?據推斷,除這幾眼水泉供給外,再靠雨水供給,不夠時靠人力從外汲運。這是個邦國,首領有權調撥部分民工從蒲河川及周圍溝壑水泉中運水至此。還有人說,南溝有湫,水量大,即可就近供水。湫,就是堰塞湖,是前溝山崖崩塌,堵住溝道,泉水積少成多形成的。湫,在慶陽各地都有存在的遺跡及以其命名的地名,都在溝壑內,名稱多為某某湫溝。南佐遺址的廢棄,就與水和疫情、戰爭等因素有關,而水的原因要大些。在邦國衰敗、權力式微時,從外運水的行為就難維持下去;湫也因暴雨大水,將前塌土所自然形成的壩沖毀,水泄而光,人稱“湫走了”。水沒了,南佐邦國因缺水而衰敗廢棄。
巴家咀水庫。慶陽融媒記者 陳飛 攝
還有一件事需分拆說明:在南佐遺址中出土了些許稻米。稻子生長離不開水,南佐哪有水供水稻生長?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:1、在南佐南溝水泉邊或湫邊小面積種一點是可能的;2、為旱稻,需水量不多,種植一些,面積亦不會大;3、從外面帶進來些許;4、收集的野生稻。稻在北方為珍貴糧食品種,無論是怎么得來的,都極為珍惜,故放入陶罐保存了下來,得見今日。這四種情況中,筆者認為以第二種情況為是,即當地可種植旱稻?!对娊洝分械摹?豳風·七月》記載:“八月剝棗,十月獲稻?!庇纱丝梢娨话?。
董志塬上既缺水,還有個水土流失問題。因水土流失,董志塬周圍都有這樣的溝壑,溝下多有水泉,區別在于溝壑距塬心遠近、溝壑深淺、水量大小。在后官寨鎮后官寨村、彭原鎮的張家坳村、董志鎮的秦馮嘴、野林村、肖金鎮的三不同村、焦村的王嘴子村、長官的西溝村等地,都挖掘出仰韶時期的陶器、骨器、炭化谷物等,說明這些塬邊都有人居住過,它們與南佐遺址有一共同特點,都在塬邊。然其規模遠不如南佐遺址那么大、檔次沒那么高??梢钥隙?,這些遺址的居民多為南佐邦國屬民,他們與邦國一榮倶榮,一衰倶衰。邦國滅亡后,他們也逐步式微、消失了。
數千年后,董志塬東北部建起了彭原郡城,后為縣為鎮,其城北、東、南為溝壑,下均有水泉,才賴以維持了上千年,興盛于唐、宋兩代,因缺水,在元代以后就廢棄了。還有個彭陽城,在何處?有一說即彭原城的前名,還有人說,另有其地。北方民族大學張多勇教授考證在董志鎮野林村,鎮原縣博物館館長王博文認為彭陽城不在董志塬上,而在野林村西溝下的蒲河與茹河交匯處的北岸。當然董志塬上還有一些不為人知的城堡,因存在時間短,未留下記載。
因水的原因,董志塬古代人類居住多在塬邊、鄰近溝壑,而塬上土地精華卻在塬心,若開發耕種,會養育更多的人,但前提是必須解決飲水問題。在董志塬上解決水的問題,成為慶陽人民的一個夢!為實現此夢想,慶陽人民進行了不懈地探索與努力!
五臺山水庫。慶陽融媒記者 胡文韜 攝
從古至今。先從溝壑里取水,然后逐步采用建水窖與打水井的方式來解決。水窖自然在先。窖,可以藏儲食品,能不能藏儲水呢?古人作了嘗試,是可以的。經不斷改進,即成現在模樣,至今水窖仍保留在小面積塬及高山上。在水窖之后,先民就開始打井。據《世本》記載:“黃帝見百物,始穿井?!薄妒辣尽酚州d:“伯益造井?!蓖粫?,說了兩種觀點。伯益是誰?是顓頊后代、秦始皇嬴姓之祖,從時間上看,比黃帝時代遲多了。西漢時期的《淮南子》更改為:“益佐舜,初作井?!睆哪壳翱脊趴?,在新石器時代,河姆渡人就開始使用井。但那在南方,且水淺,不過幾米深,很好挖,而在董志塬的地下,水是很深的,達十丈即30多米,沒有鐵器,挖不到水層上。也很奇怪,董志塬海拔要高于慶城300米以上,而且慶城是兩河相圍,打井卻很困難,井深在二十丈以上,所以全城在上世紀中期僅有7眼井,有“七井八澇巴”之說。在董志塬上打井,十丈即可出水,比慶城淺十丈之多,這可能是董志塬原來就是座高山的緣故。俗話說:“山有多高水有多高?!边@種水井底多為巖石;也有因董志塬面積大,長期雨水滲透,在其下儲存了一定量的水,這種水井底多為沙石。井的出現,讓民居開始向塬的中心移居。董志塬獲得全面開發,迎來了興盛的局面。
水有一利,亦有一害。生活在董志塬上的人既要爭水、留住水,又要嚴防雨水為害,得與水斗。塬上的水多為雨水,如果下暴雨,形成洪水,橫沖直撞,在塬中心地帶,往往會毀壞人們辛辛苦苦修建的用于居住的地坑莊,使人畜傷亡、財產損失;在塬的邊沿地帶,則造成水土大量流失,溝壑向塬內延伸,使塬面更加破碎,逐步縮小。民眾在利用雨水時,亦學會了修筑澇池技能,減輕水害。澇池,下雨時收水、儲水,平時用于飲牲口、洗衣服、和泥搞建筑,小孩還在其中游泳,更重要的是用于溝頭防護,將水攔蓄起來,不讓其沖下溝,防止溝頭擴大延伸。西峰鎮(西峰曾是慶陽縣的一個鎮)的地形,南、西、北依次為秦霸嶺、王家嶺、劉家嶺。以嶺為名,說明這里地勢比周圍稍高一點,洪水是流不過去的。鎮東面獨無嶺,洪水便集中向東流,有條火巷溝供泄水。洪水流量大,沖刷力強,水土流失嚴重,造成火巷溝一直向內延伸,快到西峰鎮的老城。若聽之任之,西峰鎮會被溝一分為二。新中國成立后,在西峰成立了市,為防止火巷溝頭向里延伸,影響西峰市城區安全,政府組織民力,進行溝頭防護,學習有些村莊經驗,筑溝頭壩、建澇池,在西峰東門建起“東澇池”,也稱“東澇巴”,才制止了火巷溝的擴展延伸,有效地保護了西峰城區?,F在西峰人游覽、休閑的美麗東湖,就是由原來的“東澇巴”擴建而成。這個名稱在上世紀七十年代,人們口頭上還這樣稱呼。
在固溝保塬工作中,慶陽人民逐步總結出三條經驗,建立三道防線。第一道是深耕土地、種植苜蓿及其他草,用耕作技術及生物措施形成攔泥蓄水的農田保水防線;第二道是打水窖,修澇池、水簸箕、蓄水堰,以小型工程組成蓄水防線;第三道是修地邊埂、加高田間道路,處處設防,阻止洪水下溝,成為溝頭防線。從1955年開始,董志塬的水土保持工作引起上級及有關業務單位注視。在1955年、1956年兩年內,國家科學院與黃委會領導陪同蘇聯專家多次來西峰考察,參觀已建立的西峰水土保持試驗站,了解水土保持各種措施和實際效益;此后,在西峰召開科學治理黃土高原經驗交流暨全國水土保持工作會,由慶陽縣西峰鎮(由市變為鎮)講經驗。
1958年,為解決董志塬農業用水,便在開挖水井及其地面蓄水方式上動心思、下功夫,大力推行董志塬(只包括原慶陽縣部分)水利化工程,一心想圓慶陽人的董志塬水利夢。當時,慶陽縣委提出“高塬塘壩化,水井連環化,地下渠網化”,開展了六項工程:一是打井。實施多眼串井,集中抽水,計劃搞20萬眼水井。過去水井多是一家或兩三家一眼,水量小,比較分散。集中打井,可以將多眼井在地下串起來,將井水集中,用動力抽上塬面。一方為一片,一片打井百眼。20眼井為一小站,百眼井為一大站。年計劃出水36. 5萬方水,可灌地4017畝。相串的井,有的形似梅花五瓣,故大家稱其為梅花串井。二是開挖明渠暗道、引水上塬工程。將300眼水井在地下串通,將井水匯集在一起,利用塬面大平小不平的特點,開挖明暗齊備的渠道,將井水自流引到塬面,進行灌溉。這種井形為蛇形,又稱為一支長蛇井。三是塬面建水庫工程。即開挖大型澇池,蓄水上萬方;開挖大口井,每井占地15畝,不可謂不大。四是多級水車提水工程。這主要是針對大口井、大澇池,用水車上水,以畜力為主,人力為輔,日上水80至90立方米,一般揚程在10米至15米,可灌地7至8畝。五是溝壑筑壩蓄水,提水上塬。最大的水壩是巴家咀水庫,將西峰鎮之西的蒲河水攔腰截斷,筑壩蓄水,提水上塬。不僅有巴家咀水庫,還筑有王灣子、王嘴子等水庫。六是采用多級提水器提水上塬,主要針對溝底的水庫。這六項工程,前四項可以稱之為水利工程,后兩項實際是上水辦法。經過不懈努力,完成了塬上打井17萬眼,建成井群8000處,修建渠道252條,明暗渠道4條,開挖大口井一處,修水澆地76萬畝,占塬區耕地的64.4%。
馬蓮河環繞的慶州古城。特約攝影 俄勝平
董志塬取水一事,經過媒體報道,引起國家及省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,1960年2月26日,全國水土保持科學研究現場會在西峰鎮召開,有18個省、市的代表參加。
上世紀七十年代初,社會發展,電力充足,機械化水平跟上來了,董志塬興起了打機井熱。機井井深而水量大,用電力提灌,省功省力,效果很好。所以幾乎每個生產大隊(現行政村)都有一眼機井,財力好的大隊甚至有二三眼。不僅人畜飲水得到滿足,而且可灌溉鄰近菜地和少部分農田,民眾看到了圓夢的希望。然而好景不長,由于機井大量抽采地下水,地下水位急劇下降,不僅使農戶家中水井干涸,而且部分機井的出水量逐步減少,甚至無水可抽。這條解決水的道路走到了盡頭。在1976年初,上級計劃,由專業技術人員設計、施工,利用巴家咀水庫的水源,投資并調用慶陽縣民力,地區與慶陽縣聯合建設慶陽地區巴家咀電力提灌水利工程。從巴家咀水庫取水,經七級泵站,將水提上董志塬,先至南佐大隊,修自流渠道,由主干渠將水引至董志、肖金兩公社,再由支渠引至陳戶、顯勝公社。又由第八泵站、第九泵站,將水引至秦霸嶺一帶,解決人口日益增多的西峰城區居民生活飲水問題,再向彭原公社送水??梢哉f,在解決董志塬用水問題上,基本走向正規道路。
進入二十一世紀,科學技術迅猛發展,我國經濟實力較前大幅度提高,在這種形勢下,徹底解決董志塬用水的問題日益成熟。先是在2015年傳出好消息,為解決西南用水及西北干旱問題,有關部門組織人力進行研討及規劃,修“紅旗河”,計劃從西藏的雅魯藏布江向北拐彎處引水,穿過怒江、瀾滄江、金沙江、長江、大渡河、岷江以及嘉陵江的上游白龍江,經我省的通渭縣向東北修一條紅延河,將水送往陜北,途經董志塬,塬上就有了水量充沛的河流,飲水與灌溉問題迎刃而解。在修建“紅旗河”的舉動帶動下,甘肅省計劃,從白龍江上游的迭部縣開口調水,規劃一條引水渠,穿越六盤山,將水調至平涼、慶陽,送往延安。這實際是紅延河的前驅,可提前解決董志塬的用水問題。好在“紅旗河”與引白龍江水,都是從高水位自流引水,建設和使用成本相對較低。那時,有人問:解決董志塬用水問題,何不通過鹽環定揚黃工程從黃河調水解決呢?有關人答復,黃河經過的省份多,水量有限,國家計劃調配,僅滿足環縣人畜飲水。這幾年,已將工程延伸,水渠已修到了慶城縣,亦上了董志塬。隨著各項調蓄水利工程的陸續實施,慶陽人民奮斗了幾千年的夢想,會在這個時代成真!